当前位置: 首页> 178网页版登录
“保时捷X丹尼尔·阿尔轩结晶腐蚀版911艺术车”中国首展落地成都
发布时间:21-01-08
- 最新
- 精选
- 区块链
- 汽车
- 创意科技
- 媒体达人
- 电影音乐
- 娱乐休闲
- 生活旅行
- 学习工具
- 历史读书
- 金融理财
- 美食菜谱
“保时捷 X 丹尼尔·阿尔轩结晶腐蚀版 911 艺术车”中国首展落地成都
“我思考如何反转事物形成的过程。是不是可以拿一件现在的东西,用火山灰再现,让它看起来就像在未来被发现了一样?时间的混沌因此被包含在这件物品之中……”
——丹尼尔·阿尔轩
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变革,也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与尺度。当人们开始遵循着科学理性的逻辑展开想象,也就提供了关于未来的多重可能性。回看技术创新的历史,无不源于由特定社会需求所驱动的未来想象。在这一意义上,艺术也如一种未来向度的媒介,发挥着某种“预言”的功能。
2019年在昊美术馆开幕个展“现在在现”(Perpetual Present)的美国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向来以创造“未来遗迹”而见长,广泛涉猎建筑、表演、设计及电影等多个领域,也因其极具视觉性及互动性的作品“霸屏”着各类社交平台。7月24日,“保时捷 X 丹尼尔·阿尔轩 结晶腐蚀版 911艺术车”来到成都蓝顶艺术中心,连同16件来自丹尼尔·阿尔轩中国藏家李铮(James Li)的艺术限量作品共同呈现于“3020未来遗迹”。这场保时捷携手现代传播集团共同打造的“保时捷 x 丹尼尔·阿尔轩 结晶腐蚀版 911艺术车 预赏品鉴”活动,以新未来主义的设计,为观众开启一段超越时空界限的神秘旅程。
7月25日,“保时捷 x 丹尼尔·阿尔轩 结晶腐蚀版 911艺术车”则现身第二十三届成都国际汽车博览会,开启中国首秀。在此之前,这台艺术车已先后在伦敦和首尔举行展览,并引得广泛关注。该车将在保时捷展台展出至8月2日,随后会继续它的中国之行,包括亮相今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获奖艺术家作品展。
过去十年时间里,丹尼尔·阿尔轩一直围绕其“虚拟考古”的概念进行艺术创作,把当下生活中的物品打造成外表被风化和腐蚀的“未来遗迹”。本次展出的结晶腐蚀版 911 艺术车便出自这个概念,其亦是丹尼尔·阿尔轩向保时捷经典跑车 911 的致敬之作。它所呈现的是在3020年被发现时的样貌,虽然车身多处被腐蚀破坏,但依然能够驾驶且性能不减。这与保时捷 911 Timeless Machine的身份完美契合,即设计经典永恒,性能经久不衰。
丹尼尔·阿尔轩用火山灰将这台保时捷911构建为受破坏性自然灾害侵蚀的目击者。其灰白色的车身被精致地嵌入阿尔轩标志性的石英水晶,以此象征着历经千年留下的时间印记。此外,车的内饰全部采用带有艺术家个性化元素的纯手工布料。在来到中国之前,这台艺术车已先后在伦敦和首尔进行展出,并引起广泛关注。
“这个项目的制作经历了很多年,最早在伦敦Selfridges百货商店亮相。正如很多人可能已经知道的,我的作品包含了很多侵蚀的、斑驳的艺术处理,我把物件放置在未来的时间里。而这次创作的是第一辆功能齐全的,可以驾驶的汽车。为了实现这件作品,我与保时捷在德国的工程师合作,反复讨论在汽车上可切入的部分,并且不改变它的真实驾驶功能。”因为疫情影响不能亲临现场的丹尼尔·阿尔轩在为本次展览特别录制的视频里阐述了本次和保时捷合作的特别之处。
来自3020的文化遗物
从未来遗迹中寻找记忆的乌托邦
除了独特的保时捷911外,展览现场的动线设计亦别出心裁。观众在与保时捷911“遗迹”相遇之前,首先见到的是《Gufram: 破碎的镜子》这件探索艺术和建筑边界的作品。它采取了墙壁上的裂缝的形式,以裂缝里的镜面反照周围的现实空间,仿佛空间是向外部世界或另一个房间打开的,创造了一种疏远的光学效果。
这面“破碎”的镜子并没有放弃它原本的功能,通过艺术家的再创作成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突出镜子的特征,即反映它面前的世界,同时创造一个新的平行的世界,超越了形式与功能直接对应的界限。
保罗·莱文森1977年的成名作《玩具-镜子-艺术:技术文化的变迁》一文, 强调了媒介进化遵循着“玩具一镜子一艺术”的演进路径,描绘了人类自主选择的媒介演进的图景,关切的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诞生与其产生的通俗文化的关系,这一点与本次展览的诸多作品相呼应。
《Gufram: 破碎的镜子》的隐喻之一——技术也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如何通过媒介有效地、大规模地去捕捉或取代真实的世界?走入展厅,观众会被相机、宝丽来、电话、移动电话、收音机、闹钟、磁带、键盘、磁带随身听所包围,这些我们仍在使用的日常物大多残破,化为博物馆中的展品,静默地存在着,却已失去了实际使用的功能。
时间是创造新事物的结果,又是破裂和失去完整性的产物。或许是有意为之,展厅中的作品正是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的载体,也是不断演进的媒介,尽管它们以石化物质的形象出现,却让人情不自禁地去想象曾经承载的记忆,这些作品犹如来自3020的未来遗迹,是一种介乎地质学与忧郁壮丽景象之间的奇妙创作。
丹尼尔·阿尔轩,未来遗迹07: 磁带播放机,2017
早在19世纪70年代电话刚刚发明出来之时,由于技术条件的原因,远距离传输和旅行受到限制,人们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亲手去做,或者通过写信、电报等方式解决,而电话在诞生初期也曾被当做玩具对待。展厅中丹尼尔·阿尔轩创作的电话、移动电话正是媒介发展的一大佐证,观众与自己的手机相对照,怎能不产生新的感悟?
今年4月在中国启动ArchiveEditions项目——500个限量版皮卡丘 x DanielArsham联名雕塑及BE@RBRICK等被侵蚀的潮玩也在本次展览的行列。这些曾引发无数粉丝关注的作品回归了玩具的初衷,却又承载了漫画、艺术等文化意义。
丹尼尔·阿尔轩的创作正是用纯白空间给予人们无尽的想象和对现世所拥有事物的珍惜,在未来的定格瞬间,未来的另一半的可能性则被交给观众去写就。谈及与品牌的合作,阿尔轩曾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的采访时说:“最让我激动的地方是,我可以将我的作品带给平时或许不会去参观博物馆或者画廊的观众……这让我有机会走入他们的世界。如果他们对时尚感兴趣的话,我就从这个角度悄悄溜进去。”
3030未来遗迹
主办方:保时捷中国
联合策展方:现代传播集团艺术平台Modern Art
特别鸣谢:收藏家 李铮
出品人:杨晓丹
策展人:曹丹,黄珍妮
项目统筹:陈子建
项目支持:孙佳倩
项目助理:邓书琪
展陈设计:ArchiTemp工作室
阅读原文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发送
“保时捷 X 丹尼尔·阿尔轩结晶腐蚀版 911 艺术车”中国首展落地成都
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微信版本过低
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
确定删除回复吗?
取消 删除
知道了
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艺术新闻中文版 微信二维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分享这篇文章
艺术新闻中文版 最新文章
“保时捷 X 丹尼尔·阿尔轩结晶腐蚀版 911 艺术车”中国首展落地成都
三分之一的美国博物馆可能会永远关闭,奈良美智画出了他所听到的东西|艺术时刻 2020-7-28
当雕像被推到,历史的改写才刚开始 | 《艺术新闻/中文版》七、八月合刊上市
在夏日中重启,10场国际展览的新计划
艺术回温,上海、北京、广州…今夏30+当代艺术展
TANC对话画廊家|布赖特·格文:疫情带来的困难是艺术流动,不是价格
TANC Square| “法兰西回声”之后,与三位中国学者讨论如何面对“例外状态”的常态化
从集中营到黑山学院:一位日裔美国艺术家的再发现与她经历的20世纪美国
Art Talk | 艺术收藏——别让网红决定你的品位
威尼斯双年展将回溯125年历史,霍克尼在纪录片中回忆1960年代加州生活|艺术时刻 2020-7-2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function(){ var src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 ? "http://js.passport.qihucdn.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https://jspassport.ssl.qhimg.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 document.write(''); })();